其他

贸易战最前沿:企业停产惊动政府,老百姓终受通胀之苦?!

2018-04-13 周密金融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tanko_zhou


版权:来源 综合澎湃新闻 记者 戴高城 、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黄志龙



贸易战一线:厦门出口企业停产放假惊动政府

  

“2017年至今因受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环境动荡的影响,公司的客户关系危机重重,加之近期美国签署的贸易条款与中国彻底打响贸易之战,致使公司业务受到重创,订单萎缩严重,结合公司经营现状,现经公司研究决定:自4月5日起全厂停产放假。”

  

近日,厦门钢宇集团旗下子公司厦门钢宇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钢宇)的一则内部通知,让外界感受到了贸易战的“烈度”。

  

美国当地时间4月3日下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根据所谓301调查,建议加征关税的自中国进口产品清单。该清单包含大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价值约500亿美元,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行业。

  

中方随后公布了同等级别的反制措施。市场普遍担心,中美贸易战已一触即发。外贸企业神经最为敏感,厦门钢宇的放假通知即被视为反馈之一。

  

对此,厦门钢宇一位管理层人士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外界对这个该公司发布的这则通知有所误解,一方面公司并没有完全停产,仍有两条生产线在开工,发通知的原因是因为公司目前处于淡季;另一方面,美国发布拟开征的500亿产品清单中,没有公司生产的烤炉和健身器材,公司目前出口处于正常状态。

  

工商资料显示,厦门钢宇是一家台港澳法人独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生产加工各种运动健身器材、室内外家俱、老人电动车、厨房器具、液晶电视及其零配件;钢铁管、钢铁板、塑料米和模具及各种运动健身器材的批发。

  

前述厦门钢宇管理层人士没有否认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影响,“作为纯出口企业,现在国外很多经销商在观望,尤其美国考虑再对中国1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征收关税,那这1000亿美元进口商品是否会涉及到我们,这里就会涉及很多问题,产品价格的调整等等,所以美国方面和我们也在等事态进一步明朗化。”

  

厦门市海关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并没有统计数据来显示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力有多大,主要还是看企业方面的感受。

  

厦门一家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负责人则告诉澎湃新闻,现在大家更多的是在观望,当然也做好相应的准备。

厦门钢宇集团总部

  

一则企业放假通知惊动了厦门多个监管部门上门关心

  

资料显示,钢宇集团创立于2003年,该公司是全亚洲最大的健身器材制造商,主要生产跑步机、脚踏车、动感单车等健身器材和烤炉产品,其产品远销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但公司主要市场在美国,公司同时是福建省出口的百强企业。

  

4月10日,记者在厦门钢宇的厂区看到工人并不多,生产车间也仅少数人在工作(公司表示当天仍有数百人正常上班),在厂区只有一辆货运车辆在卸载货柜,运货司机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暂时都没有货可以运,工厂已经放假”,至于何时开工,该司机称“应该不会很久”。

  

对此,上述厦门钢宇人士告诉记者,“外界对这个通知是有误解的,我们并不是停产放假,一般来说我们上半年是淡季,淡季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只有两条生产线在开工,而旺季的时候能达到八、九条线。这则通知也不是停产放假,是统一安排符合享受调休假或年假的员工集中放假,这一状况最多持续到四月底五月初样子,事实上,今年我们工人的返工率还是很高的。”

  

“本来这是个内部通知,没想到流传出去后影响这么大,为此当地多个部门来我公司关心这个情况,先是海关来我们公司核查公司出口的货物是否在征收关税的范围,查了后发现公司的产品并不在征收范围内,后来当地政府、派出所也都来公司了解情况。”该人士说。

  

尽管厦门钢宇此次未受到美国拟对中国商品加征500亿美元关税的影响,但企业已经做好相应准备。

  

“即便没有贸易摩擦,我们也开始在经营策略上进行调整,从去年开始,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对我们这些外贸型企业来说就影响非常大,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提高订单价格,另一方面要控制成本,这就包括比如压缩供货商的价格,比如像现在这种淡季时候放假,压缩人工成本。”上述厦门钢宇人士表示。

  

如果未来贸易战真的爆发,企业也是有过考虑的,该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下批次企业真的在加征范围内,面临的情况是,订单减少,成本提高,最终产品价格也是提高,贸易战的直接受害者将是消费者,这部分成本肯定是转嫁给消费者,当然企业也会通过开拓国内市场来应对贸易摩擦”。

厦门钢宇内部停产通知

  

往最坏的情况考虑:小型出口企业可能直接放弃海外市场,大企业可能考虑海外设厂

  

不少厦门商界人士坚持认为,虽然贸易摩擦在所难免,但中美之间的大规模贸易战不会真打起来。

  

前述做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内态度的强硬,是此前中美贸易摩擦中没有过的。

  

尽管如此,包括厦门钢宇和这位进出口企业负责人在内,还是会将情况往最坏方面考虑。

  

该负责人表示,“如果真的发生贸易战,很多小的进出口企业会直接放弃海外市场,大的企业已经表现出抱团的意愿,比如通过直接海外投资建厂等。”

  

而厦门钢宇方面则认为,“危机”是“危险中也带有机遇”,“贸易战会加速我们对国内市场的开拓,我们去年在杭州开设了国内销售总部,并在全国各地开拓销售渠道,公司会从纯出口企业增加内销比重。”

  

从公开报道来看,受直接影响的企业已经开展自救,同时有地方政府部门也开始引导企业来应对此次危机。

  

3月底,宁波市政府召集市发改委、市商务委、市经信委等24个相关市级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商务部门,会同宁波市200家重点外贸企业,共同探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对宁波的影响及相关应对举措。


停车金融

全国收购、长租、联营、建设一二线城市大型停车场!!!详情平台内点击“他说”——>“停车金融”了解!!!


在这个会上,宁波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要进一步加快完善对外贸易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前瞻性研究,及时拟订有关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政策措施,指导贸易救济工作。

  

宁波海关副关长孙向阳则从技术层面支招,他建议企业灵活运用国际规则合理规避争端,通过在国外组装发生税号或原产地实质性改变、境外投资办厂等措施,灵活规避美国贸易制裁,并在必要时可寻求美国律师协会支持。

  

各方都在等待中美贸易摩擦的靴子落地。


一旦中美贸易战全面开打,两国老百姓谁将承受通胀之苦?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正面临全面升级之势,这无疑是今年中国和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而普通老百姓未来的最直接感受可能是加征关税后,商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通胀压力。那么,一旦贸易战全面升级,中美两国居民感受到的通胀压力到底有多大呢?本文将详细解析。

 

如贸易战升级,中国将有多大通胀?

 

我国商务部4月4日发布了针对美国贸易战的反制措施,将对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106项、价值500亿美元的、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25%。


从106项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看,对CPI影响最为直接的商品有大豆、牛肉、烟酒、塑料、化工制品、塑料橡胶等制品。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大豆——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大豆3285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34.4%,占美国出口总量的62.1%(参见下表)。在其他产品领域,要么是中国贸易依存度较低,国内自给率水平较高,要么进口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较低,传导到消费终端价格的可能性不大。

 


从贸易依存度看,由于我国国内大豆需求高度依赖进口,进口量占消费量比重高达85%以上,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将对我国大豆及下游产品价格产生极大影响,进而对CPI形成一定的压力。根据平安证券研究结果,大豆价格上涨将通过豆制品、食用油和饲料三个渠道对CPI形成压力。


首先,在豆制品方面,我国城镇居民“干豆及豆制品”消费在食品消费中的占比在1.2%左右,而食品烟酒类在CPI中的占比在31.98%,假设大豆涨价25%,豆制品将可能带动CPI上升0.096个百分点。


其次,在食用油方面,大豆油占我国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大约为42%,而食用油在CPI中占比0.86%,一旦大豆价格上涨25%,通过食用油价格上涨带动CPI上升0.09个百分点。


最后,在饲料消耗方面,豆粕在精饲料原料成本中占比大约为25%,而2017年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显示,生猪、肉牛、肉羊、肉鸡、蛋鸡、奶牛精饲料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比分别为44%、14%、13%、69%、66%、44%,猪肉、牛肉、羊肉、鸡肉、蛋、奶在CPI中占比分别为2.49%、0.59%、0.64%、0.48%、0.60%、1.37%。综合计算后,一旦大豆涨价25%,将通过饲料价格上涨带动CPI上升大约0.16个百分点。


可见,全国大豆价格按照25%涨幅,将拉动CPI上升大约0.35个百分点。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我国大豆库消比创近年来新低,2018年全年预计为4.21。同时,美国进口大豆两大主要替代国巴西(占我国大豆进口46%)和阿根廷(占我国大豆进口5%)的大豆产量已经达到极限(参见下图),加上今年南美地区严重干旱,大豆减产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因此,在这些内外背景下,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必然会对国内大豆价格走势形成明显冲击,进而对CPI形成压力。



不过,根据统计局4月11日公布的数据,3月份我国CPI和PPI涨幅双双回落,其中CPI同比上涨2.1%,较2月回落0.8个百分点,可见春节因素对CPI的季节性影响已恢复常态。因此,在当前我国食品价格持续低迷、通胀压力不大的宏观环境下,大豆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依然可控。

 

中美贸易战对美国通胀形成的压力更大

   

反观美国,如果中美贸易争端由局部的贸易摩擦向全面贸易战升级,甚至如果出现环球时报所说的“即使中美贸易归零,中国也不会后退”的极端情况,美国普通居民感受到的通胀压力将是全面而巨大的,具体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中国商品在美国居民日用消费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大家对2006年美国记者莎拉·邦焦尔尼出版的畅销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可能并不陌生,书中莎拉一家从抵制中国制造,到认识到没有中国制造难以生活的事实,最终放弃了坚持不用中国制造的行为。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尽管越南、印尼、孟加拉等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进入美国市场,但在美国居民日用消费品市场中,“中国制造”并没有大规模退出,相反仍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


以三大类最典型的日用消费品——纺织服装、皮革箱包、杂项制品(主要有家具、玩具)为例,200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三大类商品分别为246亿美元、38.3亿美元和237亿美元,2017年上升到425亿美元、69.3亿美元和520亿美元,增幅均在一倍左右。而同期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由2208亿美元增长到4297亿美元,涨幅(94.6%)也接近一倍,二者保持了大致同步的涨幅。相反,美国在同期的进口额由1.56万亿美元上升到2.34万亿美元,增幅仅为50%左右。由此可见,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持续攀升,这其中包括上述三大类日用消费品。



第二,过去二十年,中国对美消费品出口是美国低通胀的原因之一。在投行分析师和经济研究界,过去十多年里始终存在着一种声音:中国对全球出口日用消费品,是各国央行实行史无前例宽松货币政策而没有形成显著通胀压力的重要原因。正是中国的日用消费品和工业品产能过剩,压低了全球通胀水平。尽管许多学者并不认可这一看法,但仍不能否认其一定程度的合理性。


同样以中国对美纺织服装出口为例,2000年以来,中国对美纺织服装出口快速增长,但中国服装产品出口整体价格指数却始终稳中趋降。由此可见,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价格滞涨或许是美国CPI中服装类价格涨幅长期低于美国CPI整体涨幅的重要原因(参见下图)。



第三,历史上美国发动对日本、德国贸易战,也曾是通胀的原因之一。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与日本、德国也曾发生旷日持久的贸易战,特别是美国和日本之间,出现了六个回合的贸易摩擦:1968-1972年关于纺织品,1976-1977年关于彩色电视机,1976-1978年关于钢铁,1979-1981年关于小汽车,1985年关于汇率,1987-1991年关于半导体。最后以美国征收高额关税、日本“自动出口限制”和日元大幅升值而结束。但是,美国从中得到的好处并不如预期的那么大,特别是在贸易战前期(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的泥潭(参见下图),虽然其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暴涨,但美国频繁发动贸易战,也是其通胀进一步恶化的原因之一。



当前,美国经济通胀水平稳步回升。无论是CPI指数还是美联储高度关注的个人消费支出(PCE)指数,2017年以来都有明显的回升。今年3月CPI同比涨幅为2.4%(参见下图),连续突破美联储2%的预期目标值,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在各种场合暗示美联储加息幅度和节奏将可能提升。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势必进一步推升美国经济的通胀压力。



综合来看,仅就两国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来说,由于“中国制造”在美国居民日用消费品中无处不在,中美全面贸易战对美国老百姓形成的通胀压力,要远远高于对中国老百姓形成的通胀压力。仅就通胀影响而言,特朗普挑起的中美贸易战如果全面开打,真有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正版图书,低至六折!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密融书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